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
- 水平管稠油掺气减阻模拟实验(第一部分)
- 水平管稠油掺气减阻模拟实验(第二部分)
- 凝点在石油管道输送中的应用
- 管道减阻剂在原油管道运输中的应用
- 深层超深层钻井液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第一部分)
- 深层超深层钻井液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第二部分)
- 深层超深层钻井液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第三部分)
- 深层超深层钻井液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第四部分)
- 改性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第一部分)
- 改性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
- 改性玄武岩纤维对油井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第三部分)
- 中国石油陆相页岩油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第一部分)
- 中国石油陆相页岩油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第二部分)
- 中国石油陆相页岩油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第三部分)
- 中国石油陆相页岩油钻井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第四部分)
- 固井水泥浆用两性离子型聚羧酸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第一部分)
- 固井水泥浆用两性离子型聚羧酸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第二部分)
- 固井水泥浆用两性离子型聚羧酸分散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第三部分)
- 新型温度响应型蠕虫状胶束堵漏剂合成与评价(第一部分)
- 新型温度响应型蠕虫状胶束堵漏剂合成与评价(第二部分)
- 化工管道运输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一部分)
- 化工管道运输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第二部分)
- 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丙磺酸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 管道流量计量技术挑战与展望(第一部分)
- 管道流量计量技术挑战与展望(第二部分)
- 管道流量计量技术挑战与展望(第三部分)
- 海洋软管应用技术与展望(第一部分)
- 海洋软管应用技术与展望(第一部分)
- 海洋软管应用技术与展望(第二部分)
- 海洋软管应用技术与展望(第四部分)
- 基于蒙脱石修饰的深层页岩封堵剂制备及性能研究(第一部分)
- 基于蒙脱石修饰的深层页岩封堵剂制备及性能研究(第二部分)
- 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的合成及评价 (第一部分)
- 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的合成及评价 (第二部分)
- 减阻剂在高风险管道上的应用
- 分子模拟技术在油田用丙烯酰胺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第一部分)
- 分子模拟技术在油田用丙烯酰胺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第二部分)
- 非均相体系在微通道中的封堵性能研究(第一部分)
- 非均相体系在微通道中的封堵性能研究 (第二部分)
-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研究方法、分布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一部分)
-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研究方法、分布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二部分)
-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研究方法、分布特征与发展趋势(第三部分)
- 能源安全战略下中国管道输送技术发展与展望(第一部分)
- 能源安全战略下中国管道输送技术发展与展望(第二部分)
- 能源安全战略下中国管道输送技术发展与展望(第三部分)
- 超临界水对重油改质中多环芳烃生成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
- 超临界水对重油改质中多环芳烃生成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
- 耐高温两性离子型油井水泥缓凝剂的合成及其缓凝机理研究(第一部分)
- 耐高温两性离子型油井水泥缓凝剂的合成及其缓凝机理研究(第二部分)
- 稠油水环输送管道再启动压降特性分析 (第一部分)
- 稠油水环输送管道再启动压降特性分析 (第二部分)
- 稠油水环输送管道再启动压降特性分析 (第三部分)
- 石油钻井行业的技术新动态
- 防气窜固井水泥浆体系研究
- 油井水泥大温差缓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一部分)
- 油井水泥大温差缓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二部分)
- 智能油田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
- 智能油田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 智能油田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
- 石油钻井行业技术新动态
- 石油钻井行业技术新动态
- 钻井过程中井漏特征精细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第一部分)
- 钻井过程中井漏特征精细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第二部分)
- 非常规油气固井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浅析(第一部分)
- 非常规油气固井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浅析(第二部分)
- 石油钻井行业技术动态
- 国际石油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回顾
- 页岩气小井眼水平井纳米增韧水泥浆固井技术(第一部分)
- 页岩气小井眼水平井纳米增韧水泥浆固井技术(第二部分)
- 新型固井冲洗液评价装置适用性分析 (第一部分)
- 新型固井冲洗液评价装置适用性分析(第二部分)
- 吉木萨尔页岩油井水泥环性能评价(第一部分)
- 吉木萨尔页岩油井水泥环性能评价(第二部分)
- 构建多维度管道巡防体系管控高后果区风险
- 管道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探究
- 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和应用进展(第三部分)
- 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和应用进展(第一部分)
- 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和应用进展(第二部分)
- 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和应用进展(第四部分)
- 基于页岩油水两相渗流特性的油井产能模拟研究
- 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后变形套管液压整形技术
- 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第一部分)
- 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第二部分)
- 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第三部分)
- 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第四部分)
- 陆相页岩油气水平井穿层体积压裂技术
- 超支化聚乙烯新材料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
- 超支化聚乙烯新材料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
- 纤维素纳米材料在油气行业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孙金声院士团队
- 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一部分)
- 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
- 动态压力固井用疏水缔合聚合物防窜剂的合成与性能(第一部分)
- 动态压力固井用疏水缔合聚合物防窜剂的合成与性能(第二部分)
- 聚合物降滤失剂PAAAA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第一部分)
- 聚合物降滤失剂PAAAA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第二部分)
- 神奇的湍流减阻效应-加点高聚物就能让流体减阻
- 油井用复合低温早强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一部分)
- 油井用复合低温早强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二部分)
- 阴离子型丁苯胶乳粉的合成及其在油井水泥中的应用(第一部分)
- 阴离子型丁苯胶乳粉的合成及其在油井水泥中的应用(第二部分)
- 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膨润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第一部分)
- 水溶性疏水缔合聚合物-膨润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第二部分)
- 南海深水油气开采风险识别及安全控制技术
- 中国陆上油气田生产智能化现状及展望(第一部分)
- 中国陆上油气田生产智能化现状及展望(第二部分)
- 中国陆上油气田生产智能化现状及展望(第三部分)
- 石油钻井堵漏-施工原理-施工方法
- 钻井工程血液-钻完井液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一部分)
- 钻井工程血液-钻完井液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部分)
- 钻井工程血液-钻完井液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部分)
- 详述固井前置液
- 国内新型油井水泥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 缓凝剂的作用机理及缓凝效果
- 油田工业当中消泡剂的应用
- 微交联聚合物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 (第一部分)
- 微交联聚合物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第二部分)
- 抗温抗盐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研究进展(第一部分)
- 抗温抗盐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研究进展(第二部分)
- 抗温抗盐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研究进展(第三部分)
- 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
- 浅析减阻剂在输油管道运行中的节能降耗和增输效益
- 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第三部分)
- 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第二部分)
- 井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第一部分)
- 耐温型聚丙烯酰胺减阻剂研究与应用现状(第一部分)
- 耐温型聚丙烯酰胺减阻剂研究与应用现状(第二部分)
- 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机理研究(第一部分)
- 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机理研究(第二部分)
- 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机理研究(第三部分)
- 油气管道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 可降解微交联减阻剂的开发及应用(第一部分)
- 石油管道输送用高效减阻剂超高分子量聚1-辛烯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第三部分)
- 石油管道输送用高效减阻剂超高分子量聚1-辛烯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第二部分)
- 石油管道输送用高效减阻剂超高分子量聚1-辛烯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第一部分)
- 可降解微交联减阻剂的开发及应用(第二部分)
- 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
- 泡沫水泥浆固井技术
- 深井、超深井固井关键工具(三)
- 深井、超深井固井关键技术进展及实践 (一)
- 深井、超深井固井特色水泥浆体系(二)
- 石油支撑剂是什么
-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液化石油气(LPG)压裂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液化石油气(LPG)压裂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乳化原油破乳机理的研究
- 乳化原油破乳机理的研究
- 油田开发过程中厚油层剩余油分布与挖潜技术研究
- 一种低伤害压裂液的性能评价与现场应用
- 油基泥浆含油钻屑处理技术研究
- 钻井完井过程油气储层伤害机理与控制措施
- 浅谈PX 项目与我国石油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油气并举在石油开采中的作业分析
- 斯伦贝谢如何强化技术创新
- 页岩油深斜井技术新发展
- 油田注水用杀菌剂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
- 油田开发设计方法和老油田开发现状
- 引入新井身结构提高SAGD性能
- 关于油气勘探新技术与应用分析
- 海洋油气钻探及其相关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储层压裂新技术: 液化石油气无水压裂
- “大数据” 助力石油行业更高效
- 一种速溶无残渣纤维素压裂液
- 油田污水回用技术促进企业清洁生产
- 历史悠久且最有效的堵漏剂产品:Diaseal M
- 贝克休斯ClearStar压裂液体系
- EOR三大技术现状与展望
- 页岩油气开发环保新技术 移动式膜分离技术提供高容量水循环利用
- 油田化学剂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三次采油技术进展
- 中东钻井技术新进展
- 页岩气开采新工艺:无水压裂
- 以聚合物为载体的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 深水钻井液关键外加剂优选评价方法
- 合成基钻井液技术应用
2.2 管路可靠性分析
白油在管道内单相流动过程中,处于层流区,管壁处流体均为分层流动,层与层之间没有质量交换。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对管道内截面流体平衡受力分析,管壁处剪应力为
数值上处于层流区时管壁处的剪切速率即是对应条件下管流液体的有效剪切速率。牛顿流体层流区流动时的管流有效剪切速率可采用式(3)进行计算
分析水平测试管段的稠油管流特性,评价管流测试系统的准确性及有效性。采用式(2)和式(3)得到两种白油在环道内单相流动状态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并与相同温度下的流变仪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两种白油的环道模拟结果剪切应力整体均比流变仪测试结果偏大,这可能由于油与管道内壁接触时,接触面的油温相对偏低,导致相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偏大。但是,这种平均相对偏差均在20%以内,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间接验证了在油单相流动状态下环道模拟装置的准确性较高、测试结果有效、可靠性良好。
2.3 流型特征
采用高速相机分别拍摄两种白油和空气在不同掺气比时管路流型,其典型流型如图6所示。以220#白油进行说明,当白油流量一定时,随掺入空气的流量或流速的增加,管内流型变化依次为泡状流、弹状流、分层流、段塞流、环状流、雾状流。
当气液比小于0.3时,流型主要为泡状流,管道内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分布于管道上部,流动较为稳定,其原因是气体较少,形成分散的小气泡,气体密度较低,悬浮于油上部形成泡状流;当气液比在0.3~0.6时,主要为弹状流,小的气泡逐渐增大、增多,悬浮于管道中上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气体量的增加,分散的小的气泡汇聚成大气泡,在管道中上部形成气泡、油间歇性流动,同时气泡推动油向前流动。
当气液比增至3.5~4.4时,管道内出现环状流,其中油相附着在管壁流动缓慢,气相分布于管道中心流动较快,主要是由于气量进一步增大,将段塞的油流冲散形成中心气流边缘油流的环状流。当气液比增至4.4~15时,管道中主要以雾状流为主,主要是附着在管壁的油被吹散以小液滴的形式夹杂在气相当中。当出现环状流和雾状流时,油相流量较低,此时不利于油相的输送。
与440#白油对比,发现随着黏度的增大,出现分层流的掺气比区间变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方面随着黏度增大泡状流汇集形成分层流需要更高掺气量,另一方面黏度升高,层间切应力增大,液体更容易向前聚集充满管道截面形成段塞。
根据相关研究与上述流型结果分析,影响这些流型变化的主要因素还包括气液两相的界面张力、管壁粗糙度和液体-管壁的接触角等。
2.4 压降规律分析
按式(1)计算220#和440#白油在水平管道各流量比下的相对减阻率,如表1所示。对相对减阻率进行计算分析,如图7所示。由此可见,两种白油随着掺气比的增大,减阻率均大致呈上升-下降-上升-平稳的变化趋势,随着油黏度的增加,减阻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以220#白油进行说明,当气液比低于0.3时,随掺气比的增大,减阻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气体流量过低,非但不能在油壁之间形成完整的气膜层,反而会被白油冲散与破坏形成小气泡,在管道上部呈泡状流,结果造成气液混输时的黏度与流动阻力下降不明显。随着油品黏度的增大,此趋势下的气液比右移。
当气液比在0.3~1.17范围时,随掺气比的增大,减阻率呈增大趋势,其减阻率可达到20%以上,其流型主要以弹状流、分层流为主。随气体流量增加,一方面气膜对油壁界面隔离,从而有效降低油近管壁流动界面层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空气使油-油接触转变为油-气-油接触,降低混合相的层间剪切应力,二者相互作用使减阻率显著增加。当油品黏度增大时,此趋势下的气液比范围减小。当气液比在1.17~3.5范围时,随掺气比的增大,减阻率呈下降趋势,其流型主要是分层流、段塞流。其主要原因是随掺气量的增大,管道中逐渐形成段塞流,增加了油壁之间的压力,从而使管道摩擦阻力增大,压降反而增加。当油品黏度增大时,此趋势下的气液比范围增加。
当气液比大于3.5时,随掺气比的增大,减阻率首先呈上升趋势,之后趋于平稳,其流型主要是环状流、雾状流。此时,管道中被大量气体所充斥,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并趋于平稳,从而使管道摩擦阻力显著减小。当油品黏度增大时,此趋势下的气液比右移。但此种工况,气体所占流通面积过大,不利于油品的输送。
在相同工况下,220#白油比440#白油整体减阻率更高,在相同的减阻率下气液比可调范围更广。在稠油掺气输送过程中,在气液比小于2的工况下减阻效果较好。220#白油在气液比为1.17时减阻率最大,为48.19%,当气液比为0.47~1.4时,掺气对220#白油的减阻效率高于30%;440#白油在气液比为0.96时减阻率最大,为33.76%,当气液比为0.9~1.2时,掺气对440#白油的减阻效率均高于20%。所以,当两种白油油掺气比为0.9~1.2时,减阻率均可达到20%以上。
2.5 压降模型建立
目前,最常用的油气混输压降计算公式有DuklerⅠ法、DuklerⅡ法和Beggs-Brill法,三种模型分别基于均相流假设、分相流假设和流型模型建立起来的。本文对DuklerⅠ法和DuklerⅡ法进行对比,探究适合于稠油掺气流动压降预测模型。
(1)DuklerⅠ法和DuklerⅡ法
DuklerⅠ法假设气、液两相在管道内混合均匀,按照单相管流的方法进行水力计算,将公式中单相流体有关参数替换为气液混合流的平均参数。管路压降采用达西公式计算。
采用DuklerⅠ法(predicted value Ⅰ)对两种白油的压降进行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结果如图8所示。
DuklerⅡ法认为气液两相流仅在流速非常高时才可近似视为相间无滑脱,而实际管道中的气液两相流的流速一般不同,两相间存在滑脱。利用相似理论,假定气液两相间的滑动比沿管长不发生改变,提出相间有滑脱时的压降计算方法。其压降同样采用达西公式计算。气液混合相密度计算如下。
此时,气液水平混输水力摩阻系数计算如下
针对两种白油的压降实测值与DuklerⅡ法(predicted valueⅡ)预测值对比结果如图9所示。
由图8、图9可以看出,当采用DuklerⅠ法时,220#和440#白油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9.87%、87.83%,且预测值均小于实际值,随着黏度的增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然而,当采用DuklerⅡ法时,220#和440#白油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4.52%、72.01%,预测值虽然也小于实际值,但两种白油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对较为接近,且黏度越小预测偏离程度越小。究其原油主要是:一方面DuklerⅡ法考虑了体积含液率和截面含液率对其摩阻系数的影响,所以压降预测值相对较为准确;另一方面DuklerⅠ和DuklerⅡ法都没有考虑油品黏度、掺气比等对其压降的影响,随着液体黏度的增加这些因素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在建立高黏度气液两相流压降模型时必须考虑黏度的影响。
(2)模型修正
由上面分析可知,两种压降模型预测值均比实际值偏小,DuklerⅠ法计算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DuklerⅡ法预测值较为接近实际值。可知DuklerⅡ法更适合稠油掺气压降预测,所以本文在DuklerⅡ法压降模型进行修正,在考虑黏度、气液比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适用于高黏度气液两相流压降模型。管路压降采用达西公式计算,主要对其摩阻系数进行修正。
首先,根据压降变化规律,将掺气比分为三个范围:气液比小于1.5、气液比为1.5~3.5、气液比大于3.5。
其次,对220#白油各掺气比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变量分析,气液两相流速和密度、液相流速、体积含液率等都会影响油气两相流摩阻系数。
为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摩阻系数的影响程度,采用SPSS软件对各组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知当气液比小于1.5时液相流速和体积含液率对摩阻系数影响较为显著,当气液比介于1.5~3.5范围时体积含液率对摩阻系数影响较大,当气液比大于3.5时体积含液率和气液比对摩阻系数影响较明显。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油气两相流的摩阻系数预测模型。其摩阻系数计算如下。
气液比小于1.5时 :
气液比为1.5~3.5时:
气液比大于3.5时:
最后,将220#白油压降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0(a)所示。采用440#白油实验数据对压降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各测量点的压降值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0(b)所示。
由图10可以看出,采用该修正模型时,200#和440#白油压降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5.29%、16.80%,且95%以上测量点的压降预测值与实际值偏离程度在±25%以内,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对稠油掺气压降能够较为准确预测,同时也验证了该修正模型适用的黏度范围和流量范围较广。因此,在计算高黏流体气液两相流压降时,必须考虑液相黏度和体积含液率等的影响。
3. 结论
(1)两种稠油流量越大,管流压降越高,且油黏度越大,压降越大。随着稠油流量的增大,摩擦阻力系数急剧降低,之后趋于平缓,且油黏度越高,摩擦阻力系数越大。管流模拟结果与流变测试结果偏差较小,吻合度较高。
(2)实验工况下,220#白油在气液比为1.17时减阻率最大,为48.19%;440#白油在气液比为0.96时减阻率最大,为33.76%。当气液比在0.91.2时,掺气对两种稠油的减阻效率均高于20%;其机理可归结为空气使油-油接触面转变为油-气油接触,降低混合相的层间剪切应力。
(3)当白油流量一定时,随掺气比增加,管内依次可观察到泡状流、弹状流、分层流、段塞流、环状流、雾状流;而且随着油品黏度的增大,出现稳定分层流的掺气比区间变小,出现其他流型的掺气比区间变大。
(4)相对于DuklerⅠ法而言,DuklerⅡ法更吻合稠油掺气流动压降预测,在DuklerⅡ法基础上建立的新模型可以更好地对稠油掺气两相流进行压降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在稠油采输过程中,可提高气液两相流压降预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