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希腊危机导致原油价格下跌
- 希腊危机导致原油价格下跌
- 希腊危机导致原油价格下跌
- 油页岩与页岩油
- 油组产量超额 油价跌穿60美元
- 油田化学品质量监督管理及技术研究
- 两张图告诉你:油价涨至70美元 全球经济会怎样?中国数据“红灯”大发了
- 勘探进入低油价考验期
- 抵制化石燃料的矛盾
- 美页岩油企纷纷退场会带来什么?
- 致密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和进展
- 页岩气的经济价值
- 中石油市值逼近美孚
- 页岩气不是最美的肖像
- 投资油气之前必须看清的几点
- 俄罗斯欢迎中国对战略油田完全控股 系史上首次
- 低油价下美国相关企业的生存策略
- 中东钻井技术新进展
- 油气体制改革窗口期:油价回升别想了
- 石油战争第三枪或已打响:沙特与俄罗斯结盟
- 不要轻信“低油价时代的到来”
- 世界能源格局(续)
- 2014年中国能源十件大事
- 中国石油固井技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力度正在不断的加强,固井技术通过革新,可以达到油井水泥的标准,也提高了技术的应用性能。
- 逆流而上:石油业的海上奇人
- 国际油服市场格局新变数
- 美国独立石油公司页岩气开发策略分析
- 水力压裂法挺进深水
- 完井技术如何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有效性
- 中国页岩气项目放缓,逐渐回归理性
- 世界能源格局
- 钻井液技术发展趋势
续。
欧佩克成员国的意见不合,在将来甚至可能更加激烈。
另一个领先的全球油气出口国俄罗斯,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主要是天然气市场)同样受到挑战。据《BP能源展望》预测,受环境法规的大力推动,到2035年预期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将增长17%。然而,其需求增长不一定转化为对俄罗斯进口的需求增长。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可能面临严峻挑战:挪威具有竞争力的天然气价格,令该国在2012年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主要供应国;来自中东国家的供应,将来亦可能对俄罗斯在欧洲的供应霸主地位构成威胁。
为抵销欧洲的需求增长减速和竞争加剧,俄罗斯正将目光转向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希望通过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锁定这些新市场,但有此追求的绝非俄罗斯一国。亚太区的国家,尤其是中国,目前是欧佩克的主要客户,2012年这些国家购买了欧佩克57%的出口原油。自从美国的需求下降后,亚太区对欧佩克将变得更加重要。
亚太区的需求变化,主要受中国的推动,增加了预测需求动态的难度。2013年欧佩克的供应满足了中国大部分的需求,但中国一直通过分散投资寻求更强的供应保障。在最近几年,中国将一直在本国的一些石油生产省份投资国内基础设施项目。若有必要,中国将来可能会不断在欧佩克和俄罗斯以外的地区寻找其石油供应。
上述情况也适用于天然气。最近中国公布了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订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购买协议,但中国正越来越注重分散其投资组合,并选择从多种来源渠道获得供应,例如从中亚国家进口管道天然气。
随着亚太区市场能力的增强,其战略重要性也随之增加。这意味着必须更加注重保护油气贸易路线潜在的“咽喉点”,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以及南中国海(经常有国家在此做出领土主权声明并随后引发争议)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
南中国海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战略原因,而且在于其拥有潜在的、巨大的、未开采的油气资源。新的供应来源,将在下一个十年撼动全球碳氢化合物市场。美国国内产量的增加,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哈萨克斯坦的产量增长,将重塑全球油气市场及地缘政治格局。传统生产国(主要是欧佩克成员国和俄罗斯)的霸主地位将面临挑战,而且这些国家将被迫积极投入竞争,以保持其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从需求方面看,亚太区油气市场在过去十年已占据大部分需求增长量,且上升势头有望延续。这使得该地区及该地区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们吸纳新供应的能力,可能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中国这一主要客户,将如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加强其能源安全性,将会对亚太区油气市场未来的发展造成莫大影响。
预计下一个十年,中国的油气需求将显著增长,中国可能会不断选择在其传统供应国范围之外挖掘新兴的来源,例如从中亚国家进口油气;在国内生产页岩气;或寻找替代能源,比如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水能,从而实现能源结构多样化。
全球能源组合新排序
全球能源结构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处于支配地位的燃料,最开始是木柴,然后是煤炭。但过去20年是属于石油的时代,其在2012年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6%。即使过去20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了50%,但这个比率却一直保持稳定。
最近,某些事件影响了能源供求关系的供求双方,其中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需求增长下滑、美国页岩气生产商的油气产量增加、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传统能源生产国(即中东和非洲)社会和政治动荡、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二氧化碳价格下降,以及可再生能源在欧洲和亚洲以指数级增长。
鉴于上述事件,平衡能源供应与需求已引领世界来到了一个新时代的边缘,这个新时代将很快决定全球能源结构中新的燃料领导者。在西方,两个新的油气供应地区出现,扩大了全球经济可开采资源总量,并持续推动产量增长。例如,全球储量产量比(R/P)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不足50年增长到2012年的55年,这主要是受北美洲的非常规能源发展,以及南美洲发现的盐下油田和重油田所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特定地区的增长,也改变了能源供求关系的供应方。为了满足严格的排放目标,欧盟拟继续在其能源供应组合中增加替代燃料的份额。
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正处于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起步阶段,将专注于倡导环境可持续性的政策,例如促进能源效率及推广可再生资源,并倡导在运输领域普及使用清洁燃料,从而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中国也已公布计划,到2030年将煤炭占能源组合的份额削减至46%,同时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量。技术的进展和成熟度通常决定燃料的竞争性,例如在页岩气领域的例子。此外,跨地区复制和转移技术的能力,也是影响竞争格局的一大要素,例如页岩气在中国的发展。
全球能源组合开始青睐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在北美洲,天然气日渐用于发电、制造业和运输业。日本也计划增加天然气在能源组合中的份额,这符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被迫中断使用核能的既定做法。在欧洲,尽管近期较昂贵的可再生资源再生变数,短期内促使该区更多地消耗煤炭,市场仍热衷于采用清洁燃料。根据欧洲对清洁能源的长期承诺,欧洲将增加天然气在其能源组合中的份额,同时通过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建设中亚到北非的天然气管道,并整合其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以纳入更多西方至东方的管道,来消减依赖俄罗斯供应所带来的风险。俄罗斯则将继续用天然气解决其大部分的能源需求,而经济逐渐现代化的中东地区有望逐步转向使用天然气。只有继续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新兴亚洲国家,仍将与全球“向天然气冲刺”(“dash-for-gas”)的大环境背道而驰。
随着天然气市场愈加国际化,全球石油贸易则趋向区域化。经合组织国家已接近“需求峰值”,石油需求在2011年至2040年间将仅上升2%。随着北美地区石油供应上升缓冲沙特阿拉伯富余产能下降的影响,北美石油市场将继续与国际市场背道而驰。致密石油产量提升的美国将成为“生产调节者”,在维持油价稳定的同时,为企业作出投资决策提供更稳定的环境。欧盟国家将从俄罗斯、中东及北非进口原油,辅以国内生产。资源盈余和需求上升在世界不同地方出现,导致油气行业出现巨大转变。供需模式的变化将打乱全球能源组合中的燃料排序,并呈现有利于天然气的格局,对商品价格、贸易、政策和技术产生影响,进而显著影响能源行业的参与者。
管理超大型“新时代项目”
储备逾10亿桶石油当量的超大型油气项目,可大致分为三类:传统型、新时代型和非传统型。传统项目包括境内、浅水、重油项目;新时代项目包括液化天然气、气转液(GTL)、深水和北极区项目;非传统项目,指加拿大的页岩、致密石油和油砂项目。因预测传统储量增长有限,加之本世纪早期经济蓬勃发展,推动资本支出转向新时代项目,但接连出现的延迟和成本超支事件,打消了行业的投资积极性。例如澳大利亚的Gorgon液化天然气项目,早先预计耗资370亿美元,后报称成本超支40%,并延时将近一年。
2008年金融危机后,原油价格平稳,全球需求缩减,进一步挑战新时代项目的发展。2010年全球293万亿英热单位的油气实际需求,比危机前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的307万亿英热单位要低5%。近期,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全球油气需求到2015年将增至310万亿英热单位,比该机构在2006年的预测要低将近10%。
对新时代项目的最终挑战,则在于美国页岩油气产量激增和非传统项目的快速发展。新时代项目可以获得滞留和未开发的储量,但却伴随较高的技术复杂度和风险。恶劣的现场操作环境(如北极区和极度深水区)需要尖端技术的支撑,新的勘探现场还带来若干操作挑战。
页岩开发项目的加入,使风险较高的新时代项目退居二线,有效降低了整个超大型项目组合的风险范围。因此,页岩时代超大型项目的平均风险评分预计将与上世纪90年代晚期持平。新时代项目仍有利于油气储量的增长。但其相对较高的风险特点对传统的项目管理策略构成了挑战。因此,如何才能成功管理新时代的超大型项目呢?现代项目管理策略能使管理团队了解项目动态,持续获知并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因素。
该类策略着力于四方面:
前期投资:倾注更多资源至项目前的规划,让企业深入了解超大型项目动态、提高可预见性,并减少操作故障;
精简的项目管理:该方法专注于通过从当前的立场重新界定项目要求来实现突破;
综合的项目交付:该方法的演变超出专注于两方、所有人-承包商关系的传统合约模型,将全部的项目参与者,包括所有者、工程师、承包商和主要供应商都纳入项目团队;
经营卓越系统(SOE):首要目标是通过对项目现状的实时深入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应对策略,以提升项目的表现。
因为成本超支和拖延、原油价格平稳,以及来自风险较低的非常规替代选择的竞争等系列问题,超大型油气项目(主要是新时代项目)正在经历艰难时期。
尽管如此,由于常规油田消减及页岩增长放缓,长期而言,新时代项目依然是油气行业发展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油气公司能得到新时代项目带来的好处,那么对现代项目管理策略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每个新时代超大型项目都面临独特的挑战,因此没有万能的方法,但是多种指导方针不断涌现。
先进的行业实践表明,现代超大型项目策略至少应包括:加强前期工程和规划、灵活的项目监控和评估方法、增强项目参与者之间的整合和合作,以及新兴技术、工具和经验知识系统,以促进卓越运营。
贪婪、恐惧、自豪感
能源民族主义的由来
资源民族主义其实是人性中三个欲望彼此碰撞的结果:把资源财富变成金钱的欲望(贪婪);因为现代社会离不开能源,所以要确保能源安全的欲望(恐惧);以及为了国家发展要维护国家的能源主权的欲望(自豪感)。每个国家都竭尽所能,力图在某个时候解决这些对立和冲突的议题,折射出国家实力、本土发展目标和国家首要任务的不断变化。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现代资源民族主义(至少在油气领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常规油气储量几乎完全由各国政府控制。中东所有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体是这样,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也是这样。实际上,89%的已知常规资源如今都受到限制。很多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和中国,已成立各自顶尖的国家石油公司,从而为其不断发展的经济确保能源安全,免受供应中断的影响。
随着焦点转向非常规盆地,许多国际石油公司的发现规模一直在下降,而生产成本却一直在上升。总体而言,国家石油公司凭借自己的规模优势,能够以低于国际石油公司的成本更轻松地获得资本、资源和市场。
国家石油公司过去一直利用其在执行大型资本项目和部署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来获得资源。由于全球油田服务(OFS)公司及其研发计划和商业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如今面临困境。
未来几年,这些模式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传统的从各地进口的国家(如进口油气的美国,及进口石油的巴西)正在变成出口国。相反,以前的一些出口国,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正在转变成进口国。
这些转变的背后有三大宏观因素:
- 技术进步帮助过去被视为无法获得的碳氢化合物实现应用,使进口国变成出口国,并改变它们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
- 能源效率的提高及日益变化的生活方式,正在影响发达国家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随着大型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逐步解决令人担忧的空气质量问题,这些经济体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趋势。
- 人口增长带动的亚洲经济体崛起,正在改变持续了四代的全球需求模式。这些国家的绝对规模,影响着它们各自对碳氢化合物的需求。
三大宏观因素,正在造就新的能源民族主义,并且正在使贪婪、恐惧和自豪感这几个推动因素重新平衡。技术正在开拓页岩和深海中新的非常规资源,增加供应选择,并且在此过程中正在诞生新的出口国。能源效率正在导致需求增长放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而且有朝一日会对新兴经济体产生相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碳氢化合物的供应。就像地心引力一样,人口增长和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正在把石油和天然气牵引至亚洲的大型新兴经济体。
整体而言,贪婪和恐惧日益增强,自豪感却日益减弱。以前的、新兴的出口国对市场的贪婪,及有着庞大需求的国家对能源安全的恐惧,正驱动着新的能源民族主义。与此同时,以前感到恐惧的国家凭借新发现的资源禀赋,变得更自信、更果敢。然而能源匮乏的国家,则被迫降低它们的自豪感,以改善它们的能源安全和缓解恐惧。
因此,很多目前拥有封闭市场的政府将会逐渐开放市场,至少会允许在其境内展开更多的竞争。
更多资讯请关注信昌卓润官网http://www.zoranoc.com/